钢琴赋格在奏鸣曲式的应用
在分析作品实例以前,先把奏鸣曲快板和赋格曲比较一下。它们有许多类似之处,不管是整体的曲式结构、调布局方面,还是在个别手法运用方面,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如奏鸣曲式连接部和赋格曲小结尾或连接句的转调过度作用,奏鸣曲式展开部和赋格中间部中根据呈示部中主题材料用各种手法变化、发展)
但是,用复调音乐手法来呈示、陈述的赋格曲毕竟和主题音乐的奏鸣曲式(虽然其中也允许应用复调手法)不相同。所以尽管奏鸣曲式形成、在创作中广泛应用,却不能完全将赋格取而代之,仍给它留下一定的地位。
于是赋格曲一方面沿着它自身的传统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根据自己的擅长,和奏鸣曲式一同在奏鸣曲交响套曲中承担其表现任务,这就是本课题中所要所研究的内容。另外为了和古组曲区分,我们将赋格曲在现代组曲中的应用也安排在这一课题之内,虽然现代组曲并非奏鸣曲交响套曲,也并不一定要采用奏鸣曲式。
它可以作为一个变奏,作为一个乐章中具有独立性的一个部分,这往往以小赋格的形式出现,服从于这个乐章的曲式。
如贝多芬《第三交响乐》末乐章中两个变奏是用赋格段来开始的,一个用正的主题在c小调、主题的平行调上。另一个用倒影主题在主题bE大调,在倒影主题进行同时,还另加一串音阶进行的固定对题,单从这一段看,就成了一个“二重赋格段”。